top of page

科技引領的生活

「Connecting People—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」

隨著科技日新月異,這句標語越突顯出科技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。

 

科技讓曾經只是電影的場景,紛紛化為現實的寫照,滿足我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。

但當科技與我們的生活越加緊密,一些潛伏的問題也陸續浮出,

AI智慧是否可以取代人力?以人為本的服務業又該何去何從?

​服務軌跡 4

#被翻轉的消費模式

當網路購物逐漸成為消費主流,實體通路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

又或者當你走進飯店check in時,迎接你的是機器人,甚至記得您的習慣及喜好?

永慶1.JPG

買房子不用到現場,不需要仲介員;

只要戴上VR裝置,透過虛擬實境的環景介紹,就能360度環繞看屋,打破真實和虛擬世界的界線。

這些情境,回想20年前,你可以想像的到嗎?

科技超乎你的想像

更重新定義了服務業的範疇與規模。

 

只要戴上VR裝置,就能在家看屋;AI機器人代替人力,穿梭在飯店的每一個房間中。

儘管虛擬的內容和互動仍止於虛擬之中,但可以透過螢幕等輔助裝置的呈現,讓你感受到科技的躍進,

讓服務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。

機器人

#科技 改變消費習慣及服務型態

「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經擁有」

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的普及,促成了新的「共享經濟」消費模式

打破了傳統場域或是經營者限制,透過消費者多人的組合安排,

創造對消費者有利、最節省資源的服務。

 

例如,有空房間的屋主可以透過Airbnb,租給世界各地的旅客短期居住;

租車平台可透過行動APP,提供企業用車、短期及路邊24小時的自助租車,

共享無限制、場域零距離的移動服務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態

和運.jpg
7-11「X-Store」來源7-11.jpg

零售業運用「科技」解決問題,減少人力成本,讓消費的過程可以更聰明、更有效率,「無人商店」的概念也就此誕生。

店內沒有店員,貨架上的價格都以電子標籤取代,可即時更新標價;

消費者掃描電子標籤上的QR Code就能瞭解商品的詳細資訊。

透過VR虛擬商店、互動投影螢幕及大數據應用串連線上線下,

讓消費者在「店內」也能到線上其他商店逛街。

科技改變消費習慣及服務型態,
服務結合科技,加快了作業效率,提升了服務「體驗」

bg.jpg

#科技,始終來自於人性

雖然科技讓生活更加便捷,但科技是否會取代人?

而服務業又如何在科技趨勢中注入人的溫暖?

科技2-中時資料庫.jpg

自從「新零售」一詞出現後,從中國到美國,再到台灣,

「無人商店」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,

看好幾乎人手一支智慧手機的普及率,

消費者進到店裡完全採取自助方式進行購物及結帳,

須「支援收銀」,完全實現「拿了就走」的新形態。

「減少成本、提升效率」是無人商店的初衷,

雖然加快了作業效率,但因而衍生出來的管理、

設備成本、以及消費市場接受度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檯面,

我們是否真能趕得上科技的腳步?

台灣人工智慧(AI)之父 李開復說:​

「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,這將成為打開AI新時代的一把鑰匙。」

服務業將被重新定義,未來人們仍需要被「服務」,

但,實體店面已不再是提供服務的唯一管道。

而「無人商店」追求的並不是完全無人化,更多是靠著科技簡化作業,把釋放出來的人力轉移到

「與人的互動」、「創新的顧客服務」等更有價值的地方發揮。

科技只是服務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工具,並不是要取代人也不會取代。

「科技」與「服務」完美的結合,提供令人感動的「彈性」與「溫度」,

讓消費者感受到「價值」而非「價格」

anima2.gif
bottom of page